“史德”是清人章学诚在《文史通义》卷三中提出的一个概念,“能具史识者,必知史德。德者何?谓著书者之心术也”。我们在这里探讨的高中生“史德”问题,非“谓著书者之心术也”,乃指“读书者之心术也。”简而言之,就是高中生认识历史事件,评价历史人物,把握历史规律的主体价值观。高中生的“史德”培养问题,即是非概念确立过程、价值观生成过程、情感态度转化过程。
高中历史课的开设,是为了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,热爱人类历史上的各种光荣传统,珍视本民族灿烂的物质文化遗产。要达到这一目的,必须让学生有一种崇善憎恶,是非分明的道德观念。热爱伟大祖国的光辉历史,尊重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。要让学生形成这种道德观念,必须重视学生的价值演变过程,在信息变换中确立自己的“史德”。价值哲学认为“任何价值过程都是相关信息的交换、变换(信息同化与异化中的耗散与重组)、建构(凝结与创生)的过程”。以这种建构主义的教育理念观照“史德”培养问题,就要求我们从学生实际情况入手,结合他们的知识储备、情感历程、知识构架来解决这一问题。具体做法上可借鉴教育心理学中的移情训练法来达成这一目标。“移情训练法包括情绪追忆、情感换位、作品深化和作品评价等”。我们的做法是:情感认同、时代定位、人物品评、哲学引导、群组研讨、论文撰述。
1、情感认同。屈原的忠君爱国,以死进谏;王安石的锐意改革,不避权贵;斯巴达人的英勇尚武;雅典人的理智崇文。这些事件、这些风尚都与我们当代人的情感取向无甚差异。我们的嘉德懿行至今都被人称许,被大众广泛认同,也是高中生容易接受的。所以,要在课堂上加以引导,让学生与前贤同忧乐,与先哲一同思考那些不得不面对的问题,从而认同他们的处世方式、办事原则。情感认同要“浸染”,不宜直接介入,应潜移默化,寻求长远功效。
2、时代定位。“竹林七贤”大都服药嗜酒,晏殊柳永公然写狎妓冶游,这对于学生来讲都是不可想象的。他们的行为与当今的社会生活准则大相径庭,全然是两个极端。作为授课者,我们当从时代特征入手,阐明特定历史阶段人们的风俗习惯。魏晋时中原动荡,政治腐败不堪,七贤为避祸求全,方才耽药嗜酒。两宋时内部安定,财力充足,作为士大夫阶层的晏、柳方才有闲情逸致,唤妓侑酒。时代决定了个人,所以才有这种令今人难以接受的“史实”。
3、人物品评。曹操的功过是非,拿破仑的功过是非,都是三言两语难以说清。把人物在历史中的功绩说清楚了,有助于学生把握历史真相,形成自己特有的历史观。看曹操要抛开《三国演义》的不实之词,还曹公一代英主形象,让同学知道他在三国之际发挥的巨大作用。看拿破仑要结合法国国情,卫国之时是民族英雄,外侵之时是千古罪人。不同时期的人物在历史中的作用是不一样的,同一人物在不同场合的具体表现是不一样的。人是富于变化的,随情境转移而变,随年龄成熟而变。历史是丰富多彩的,因人而变,因事而变,不可机械地观人、呆板地论史。只有搞清了人,才能辨事,才能明史,才能以自己的眼光评判一个个鲜活丰满的历史人物。
4、哲学引导。两汉重经,魏晋尚玄,南宋借佛老谈儒,都是特定时代的哲学思潮。由此切入,我们才能明白汉武帝的“独尊儒术”,魏晋间的榻上请谈,南宋时的心性之辨。哲学是当时人们能达到的最高思想水平,把握住了哲学发展的主流,就厘清了历史发展的线索。以哲学为工具,解读历史、反观历史,我们就能真实感受到古人安身立命的核心所在,他们的最高理想是什么,何以做出这样或那样的行为。
5、群组研讨。每个班分为几个小组,对某一人物、某一事件、某一思潮展开认真讨论,鼓励人人发言,说真实想法,谈内心感受。如对近代资本主义国家入侵中国一事展开研讨,是为了拓展世界市场、增大贸易额;还是为了掠夺海外资源,建立殖民地;抑或是中国内政腐败,自招灾祸。让学生先从图书馆、互联网上搜索话题材料,在充分占有资料的基础上有的放矢,有高度、有广度、有深度地展开讨论,审慎客观地看待19世纪的大清帝国。是非曲直,愈辨愈明。真相在讨论中一层层揭开,参与者、聆听者都会铭记这一场景,为自己推导辨析得出的结论而自豪。
6、撰述论文。先向同学介绍史学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和基本格式,然后让学有余力的同学先行动集,撰述出一篇篇史学小论文。选题时忌面广贪多,行文时忌支离琐碎,结论处忌草率武断。每个班写3-5篇,提倡其他人效仿,鼓励其他人赶超。期末时编印成册,发给班内每位同学。通过这种活动,让学生乐于学习历史,擅于学历史,有效地投入到历史研讨中来,成为一个有能力、有眼光的历史“小专家”。
高中生“史德”培养问题,是思想道德的建构问题,是心理形态的塑造问题,是史学价值观的培养问题。我作为一名普通高中的历史任课教师,作为一名历史新课改的一线参与者,切实感受到学生“史德”建构问题刻不容缓,让我们共同努力。
参考文献:
①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编:《中国历史文选》,北京,中华书局,2006年,549页
②邬 著:《价值哲学》,北京,商务印书馆,2005年,375页
③霍涌泉、李越主编:《教育心理学》,西安,西北大学出版社,2007年,173页